首页 > AG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AG公司(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老师”一条短信,家长15万没了!青岛家长一定要注意!

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40    次浏览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本文上面的蓝色字体“青岛头条”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 请放心关注! 家长对老师,那是深信不疑的,尤其又是谈孩子的学习,20日,泰安市民王先生收到自称是“老师”的短信,称孩子最近学习成绩下降很快,打开短信后,和手机半绑定的银行卡不到一天时间,就被盗刷近15万元。惊呆了!小伙伴们对木马网页的骗术已经比较熟悉,上当受骗的比以前少了。但木马短信相对还比较“新鲜”,业内人士指出,病毒短信最常用的三大伎俩,聚会照片、孩子成绩报告单、老公出轨照。如果收到此类带链接的短信,千万慎点,哪怕是发送自熟人的手机号码。而且骗子的招数还不止如此,千万要警惕。真实案例老师一条短信家长15万没了20日,市民王先生手机忽然收到一条短信,短信发信人自称孩子老师,不知为什么孩子成绩下降,希望他关心过问一下。短信还附上一个链接,说具体情况在里面,请王先生自己点击查看。王先生没有多加考虑就打开了链接,但没显示出内容。王先生没当回事,关掉了链接。第二天上午,王先生让弟弟用自己和手机捆绑的银行卡取款时,发现卡中的十四万八千四百一十元没有了。王先生急急忙忙到泰安市公安局站前派出所报警被诈骗。王先生回忆说,他在7月20日中午的时候,在泰城一家饭店吃饭,中间一服务员告诉他,饭后结账时可进入美团,进入吃饭的这家饭店,点优惠买单,就可以便宜40元钱。王先生说自己不会操作,服务员就要过王先生的手机操作了一下。过了一会,王先生手机就收到了那条自称老师发来的短信,随后卡里的钱被盗走。目前,案件正在侦破中。婚宴邀请短信藏病毒一点损失好几千前两天,陈先生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陈先生您好,我是XXX,我要结婚了,邀请您参加喜宴,时间地点请点击网址……”就在陈先生点开短信链接后的当天晚上,他就连续收到了三条银行卡交易通知短信,分别提示陈先生的账户被划走1000元、1000元和499元,并且银行卡密码已经被篡改。陈先生还算比较冷静,当即挂失银行卡并报了警。几乎同一天,陈先生手机通讯录里保存的联系人,纷纷给他打电话,说自己收到了他的短信,短信内容是陈先生通知大家,自己即将迁新居,邀请大家赴宴,并发送了一个网址链接。很多人和陈先生一样,随手点击了网址,截止8月5日,已有三人账户上的金额被划走,最高超过6000元。此时,距离陈先生自己的账户被盗刷还不到48小时。 相关人员表示,这其中“聚会”的发生频率最高,占了事件类短信诈骗主题的89%左右,因此最危险,“骗子就是利用高发生频率和人们颜控的心理,成功机率最大。”陈先生还不是受损失最高的。据相关统计,近8成病毒短信受害者被骗金额在1万元以上。单以照片、相册病毒受害事件的涉及金额占比来看:3.33%的受害者损失10万元以上;13.33%的受害者损失5万至10万元;60%的受害者损失1万至5万元;仅23.33%的受害者损失低于1万元。收到这9种短信 千万别急着点开按发送者的“身份”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冒充移动客服10086以积分兑换、感恩回馈、话费余额不足等方式种植木马。2、冒充银行客服以积分兑换、电子密码器失效等方式种植木马。3、冒充同学、好友、同事以聚会照片、整理的资料、帮忙查看合同等方式种植木马。部分案件中,由于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手机机主的信息,会在短信称呼机主的名字,从而增加欺骗性。4、冒充学校或教师以学生查看成绩、平时表现等方式种植木马。5、冒充电商客服以购物返礼、降价促销等方式种植木马。6、冒充交警部门以通知交通违法的方式种植木马。7、爆料、恐吓、激将通过威胁恐吓等方式种植木马。此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往往以威胁恐吓的语气,声称“你老公/老婆有外遇了”、“瞧你做的好事”等,诱惑或刺激收信人点击木马网址链接。8、猛图、爆图利用彩信种植木马。9、代办大额信用卡伪装信用卡申请文件种植木马。如果你收到这九类短信,注意千万不要轻易点开链接,否则你的手机很可能中病毒,手机里的私密短信、验证码估计都要泄露了! 【提醒】还有更厉害的!诈骗手法再升级,警惕“我换号了,敬请惠存”!“我换号了,敬请惠存”。先是以朋友名义通知换号,再要你“帮忙”。近日,广东、福建等地都有市民反映遭遇新型“换号骗术”,被骗子假冒自己,给手机里的联系人发短信,声称换了新号码,然后行骗被假冒者的朋友和亲戚。警方提醒,这仍然属于冒充熟人的电信诈骗,但是手法进行了“升级”,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市民群众的手机通讯录资料,冒充事主向其手机里的联系人进行诈骗。换号骗局揭秘平日,我们更换手机号码后,都习惯通过群发短信告知亲友更改通讯录资料,方便日后联系。警方近日通过警情研判发现,这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已经被诈骗分子盯上,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骗局! 近日,很多市民反映遭遇这种新型的“换号骗术”:被骗子假冒自己,声称换了号码,行骗自己的朋友和亲戚。“我是××,我换号码了,你记一下我的新号码……”收到这样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你可能并不会在意,现在不少人有几个手机号,换个号码是很正常的事情,于是,留存下来,将陌生号码存为你熟悉的朋友名字。过几天,这个新号码又会发来短信:在忙什么呢?有事请你帮忙。一看是手机里存的朋友或亲戚名字,热心的你也许马上会回复: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尽管说。接下来,就是老套的骗局台词:“需要点钱,你资金还充裕吗?想找你借点,最晚下周还你……”或者是新的剧本“要求帮忙转账,帮忙购买机票之类的”,然后就是老套路了。如果事主不打电话核实,说不定就会上当受骗。真实案例“我是××,本人今起启用此新号码,原号码已经停止使用,敬请惠存,收到请回复,谢谢。”这是广州市民张女士日前接到的一条短信。由于对方能准确报出张女士老板的名字,张女士未多想就把“老板”的“新号码”更新到通讯录。两天后,“老板”再次发来短信,要求张女士帮忙转账,并主动提出先将款项转到张女士银行账户。在张女士提供账号后,对方还发送网银截图证明款项已汇出。张女士见到截图便信以为真,将20000元转入对方指定账号,直到见到老板本人经核实后才发现被骗。警方介绍,在收到自称亲友更换手机号码短信后,一般会顺手进行保存,而不再另行核实。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人们这样的惯性思维,找到下手的机会。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先行获取市民群众的通讯录资料,发送信息时骗子便能通过直呼事主的姓名进一步降低事主防备。骗子是如何获得事主亲友电话号码的?一方面,部分群众由于购买物品或其他方式留下了自己或亲友的姓名及通讯方式,一些商家违规泄露了群众的个人信息资料,这些资料被不法分子得到后,从而进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骗子发个病毒链接,用户在无意间点开后,带有木马病毒的软件会自动窃取该手机用户的手机通讯录信息,用户手机联系人里所有人的联系方式就都被骗子掌握利用了。警方表示,例如骗子向他人发送含有恶意木马程序的短信、QQ消息,如“孩子成绩单、同学聚会照片、隐私照片、结婚请帖”等内容的短信,骗取对方点击木马链接,一旦点击,木马病毒就会在手机后台自动运行,运行后会读取手机通讯录,并将黑客指定的“我换号了”的诈骗短信向通讯录好友群发,再以你的名义向亲朋好友实施借钱诈骗。同时,有些骗子还会将这条短信以你的名义群发给你的所有朋友,诱导更多人上当。 小编有话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2016年最火的微信,不同类型,不同内容,希望给你的生活添加别样的风采!★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 ▼▼ 教你排毒美白微信号:rmei6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简介:毒素使人生病,毒素使人变笨,毒素使人变丑,毒素使人衰老!排毒刻不容缓,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最美女装微信号:rrnv66▲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简介: 漂亮是一种态度,女人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如何关注① 长按复制“微信号或灰色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②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以上公众号的名字,即可找到。③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