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40    次浏览
南都讯记者陈晓华近日,国家环保部通报了2月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中山没进入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中,较1月份空气质量有所下降。此前,市环保局副局长杜敏在接受采访时坦言,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压力较大。对于黄标车淘汰这块硬骨头,今年市政府计划把淘汰任务分解到各镇区,如果完成情况不理想,将约谈镇区主要负责人。2月P M2 .5为首要污染物2月份,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10 .7%~100%之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9.9%。超标天数中以PM 2.5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PM 10。与去年同期相比,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降低16.3个百分点。中山空气质量未进入全国前十,排名第二十位。上月,中山市空气质量“优”为9天,“良”为12天,“轻度污染”5天、“中度污染”2天,空气质量达标率为75%。首要污染物是PM 2.5,月均浓度为57微克/立方米。与去年同期或者今年1月相比,空气质量均有所下降。其中,去年2月“优”11天,“良”14天,今年1月空气质量达标率约90%。大气污染防治实行考核制去年11月,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考核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两大类,实行以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为核心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以各地区细颗粒物(P M2 .5)、可吸入颗粒物(PM 10)年均浓度的下降比例或控制情况作为考核指标。以PM 2.5为例,到2017年,中山的年均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15%左右。2013年中山PM 2.5的年均浓度是49微克/立方米,2017年即达到41微克/立方米。根据年度改善目标,2014年要完成改善目标的10%,2015年要完成改善目标的30%,2016年要完成目标的60%。据统计,2014年,中山细颗粒物(PM 2.5)年平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已经低于2017年要达到的41微克/立方米。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考核,中山市环保局副局长杜敏坦言“压力很大”。“大气环境的防治除了靠人为还要看气象条件,即使人为把工作做到了100%,但如果今年干旱少雨,遇上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话,那么今年的空气质量还不是有100%的把握。”杜敏告诉记者,对年度考核不合格地区,由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监察厅等部门约谈该地区政府主要负责人,责令该地区提出整改意见,并暂停下年度该地区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对终期(即2017年)考核不合格的地区,由省政府领导约谈该地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严格按有关规定予以问责,并在两年内暂停该地区所有新增大气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民生项目与节能减排项目除外)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取消国家授予该地区的环境保护荣誉称号。把黄标车淘汰任务分解到镇区“怎么才能在今年底前完成过万辆的黄标车淘汰任务?如果仅是沿用去年的以奖促淘、抓拍、限行等传统手段,估计完成任务难度较大。”杜敏称,今年中山市计划把黄标车淘汰任务分解下放到各个镇区,各镇区再制定方案开展淘汰工作。“如果完成情况不理想,将要约谈镇区主要负责人。”同时,今年还推动建成全市“黄标车”限行电子抓拍系统二期工程,加快财政供养类“黄标车”、公交“黄标车”的淘汰更新工作,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最新进展]首个路边监测站试运行在实行大气污染防治的同时,中山也在不断提升大气监测能力。目前位于小榄、三乡和民众大气自动监测站正式对外公布数据信息,跟城区4个监测站一样,市民只要登录中山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就可以查询即时空气质量。另悉,市委党校和南朗两个自动站仪器已完成单机调试,进入仪器试运行阶段,仪器运行正常稳定,准备近期验收。其中市委党校自动站是中山首个路边空气监测站点。昨日,南都记者登录中山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这两个站点已可以对外公布试运行数据。如此,中山市共有九个大气自动监测子站,其中有五个在城区,四个在镇区。